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八次月考文科全面地理试题
第一卷 挑选题(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向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标准的。
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岛屿面积2473平方千米,人口1677人(2012年)。人口稀少,岛上顶尖点海拔1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岛上有一些农场。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也许是
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
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 D.山脉西北走给,利于西风深入
2.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气压带与风带 D.地形地势
3.纳瓦里诺岛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恶劣 B.冻土冰川遍及全岛
C.自然资源短缺 D.土地生物生产力低
2014年,以陈日胜为首的农业科技团队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历经27年艰苦培育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海稻86”及其试验推广成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内陆咸水湖周边也许成为海稻的种植区域
②可增加我国的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
③恶劣的生长条件使其抗病能力比普通水稻强
④海稻可直接用海水浇灌,故沿海地区均可种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在“海稻86”推广种植过程中,可用来在全国范围内考察、监测和解析海稻适宜种植区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和GIS B.GPS和GIS C.RS和GPS D.数字中国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图3示意木里煤田位置。据此完成6-7题。
6.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
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 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 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
7.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
A.资金不足 B.交通不便 C.气候恶劣 D.氧气缺乏
图4为我国部分地点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读图,回答第8-9题。
8.我国东部季风区春耕春播时间差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地形 ②太阳辐射 ③降水 ④土壤 ⑤农作物种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9.地膜覆盖是一种简易高效的农业栽培技术,具有提升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弱土壤侵蚀的作用。下列四地在春耕春播过程中采用地膜覆盖全面效果最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表1是2007-2015年间我国及部分省(区)城市化水平(%)变化表。据此结合所学姿势回答10-11题。
表1:
10.2007年以来
A.五省(区)城市化水平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B.2007年城镇人口数量最少的是山东省
C.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在省级行政单位中居全国首位 D.五省区中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大
11.2007年以来,内蒙古城市化水平一直高于全国的原因,主要是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搞
③生态保护政策的影响
④外省迁入人口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二卷 非挑选题(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条件标准作答。
36.(22分)阅读图片文字材料,完成下列标准。
材料一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湖区,这里有青海湖、纳木错、色林错等著名大湖,高原现代湖泊总面积有36900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52%。高原上绝大多数湖泊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地球上顶尖的湖区。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水文环境,湖泊尤其是封闭湖泊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
材料二 卓乃湖位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腹地,在第四纪时期,湖水经东端库塞河注入库赛湖,后因气候变干,湖泊退缩,湖水不能外流。近3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湖泊面积不断扩大。2011年8到9月间,由于持续较强的降雨天气,卓乃湖东岸发生溃决,溢出的洪水在高原面上冲出一道深宽的洪沟,流进了库赛湖。卓乃湖的面积因此而由280平方千米缩减到168平方千米。随后库赛湖湖水外溢,与其东边的海丁诺尔湖及盐湖相连并迅速扩大,扩大后的盐水湖湖岸距离青藏铁路只有不足8公里。下图示意卓乃湖决堤引发的水道变化。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解析西藏自治区湖泊众多的原因。(8分)
(2)解析卓乃湖溃决外溢的主要原因。(8分)
(3)有观点认为“库赛湖、海丁诺尔、盐湖扩大并相连成为壹个大湖会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标明态度并阐述理由。(6分)
【考点】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解析】
(1)
(2)卓乃湖溃决外溢的主要原因从卓乃湖湖水的补向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和强降水.
(3)相连成为壹个大湖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是通过长期才能了解,存在不确定性.
【解答】
(1)
(2)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增加,湖水增加)和“持续较强的降雨天气”.
(3)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是通过长期才能了解,存在不确定性.有也许改善,如湖泊湿地面积扩大,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也许增加,有利于植被生长等.也有也许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加剧等.
【答案】
(1)高山冰雪融水较多(2分);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2分);有冻土,水不易下渗(2分);地表起伏不平,低洼处易积水形成湖泊(2分)。
(2)由于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和冻土中的水分释放增多(2分);持续较强的降雨天气,导致湖泊面积扩大、水位上升(2分);湖岸冻土融化,地表塌陷(2分);卓乃湖湖面高于库赛湖湖面,卓乃湖东岸与库赛河之间有(比降较大的)古河床(或古河床岩土疏松,易被侵蚀崩塌)(2分)。
(3)赞同。理由:空气湿度增大,减小温差,调节局地气候(2分);有利于植被生长(或生物多样性增加)。(2分)(其它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反对。理由:湖泊面积扩大,淹没沿岸草地(2分);也许导致湖水外溢,通过清水河流走并使清水河加宽加深,使当地地表水分急剧流失。(2分)(其它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37.(24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加那利群岛(西班牙海外领土)是非洲大陆西北岸外的火山群岛。各岛崎岖多山,海岸陡峭,群岛西部岛屿地势较高,特内里费岛上的泰德峰海波3718米,为顶尖峰。该群岛地处大西洋运线上的重要十字路口,是非洲、欧洲、美洲间来往轮船的重要燃料供应站。2012年3月,西班牙政府批准了在加那利群岛海域进行石油勘探的许可,该区域很有也许成为该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区域,农业是加那利群岛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产香蕉、椰枣和甘蔗;渔业、旅游业较兴盛。欧洲大陆第三纪晚期曾遭到冰川活动主题袭击,加那利群岛为古地中海热亚热带植物区系提供了避难场所。下图为加那利群岛位置图。
(1)解析加那利群岛的气温年较差小及降水集中于冬天的原因。(4分)
(2)你对西班牙政府批准在加那利群岛海域进行石油勘探的做法持何观点?并介绍理由。(8分)
(3)有人提议加纳利群岛利用香蕉废料制作生物燃料,请说出这样做的意义。(6分)
(4)加那利群岛植物复杂多样的程度在世界上较为罕见,试解析原因。(6分)
【答案】(1)加那利群岛位于亚热带海洋,受海洋影响,最热月均温不会太高,最冷月均温不会太低,气温年较差较小;冬天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夏天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
(2)赞成。加那利群岛是非洲、欧洲、美洲间来往轮船的重要燃料供应站,石油市场需求量大;在当地开发石油可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严重依赖;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当地居民的就业等。(或不赞成。加那利群岛距离非洲主要产油国近,方便进口石油;位于西亚至欧洲的石油运输线附近,便于石油的运进;沿岸有优良的港口,海运便利;当地开发石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且不利于旅游业、渔业的发展。)
(3)可提升香蕉废料利用率;有利于节省矿物能源;可增加劳动力就业;可减少废料对环境的污染等。
(4)欧洲大陆第三纪晚期受到冰川活动主题侵袭,古地中海亚热带植物区系在该群岛得以保留;各岛自然环境不同,加剧了外来植物的演变;群岛内多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受人类活动主题干扰较小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形成的原因、石油开发、发展生物燃料的意义、区域植物复杂多样的原因等。第(1)问,据图中信息判断加那利群岛位于亚热带海中,受海洋影响强烈,气温年较差较小;据加那利群岛所处纬度位置判断其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冬天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而夏天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第(2)问,本问为放开性设问。如果赞成可根据材料从市场、经济发展、就业、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等方面解析,如果不赞成则从与产油国的距离,地理位置,交通,开发对环境、旅游业、渔业的影响等方面解析。第(3)问,从提升废物利用率、节省矿物能源、增加就业、减少污染等方面解析。第(4)问,根据材料“欧洲大陆第三纪晚期曾遭到冰川活动主题袭击”解析群岛上保留了古地中海亚热带植物;群岛中岛屿相对多,自然环境多样;结合材料中山地判断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同时该群岛与大陆相隔,受人类活动主题影响较小等。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道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2.【旅游地理】(10分)
马尔代夫是地处亚洲印度洋上的壹个群岛国家,距离印度南部约600公里,距离斯里兰卡西南部约750公里,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构成20个环礁,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其中有人定居岛屿有200座。据报道,近年来,中国赴马尔代夫游客日益增多,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游览价值角度解析近年赴马中国游客日益增多原因。(4分)
(2)我国沿海岛屿众多,为加快海岛旅游业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6分)
【答案】(1)距旅游地较近;交通便利;济州岛旅游资源量多质高(或旅游资源丰富);海岛旅游特色突出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得满分)
(2)合理设计和布局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水平(或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发挥海洋优势,突出海岛特色;充分开发各种旅游产品,创出自己的品牌(或积极发展旅游相关产业);注重环境保护,开展可持续的海岛旅游。(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得满分)
【来源】【百强校】2014届辽宁东北育才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最后一模)地理试卷(带分析)
【分析】试题解析:
(1)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平价入手解析,即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和基础设施;图示为济州岛,位于我国东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强,旅游资源丰富,且与我国距离较近,交通便利,岛屿风光独特,对游客吸引力强,使我国入境游客增多。
(2)从经济效益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思考;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立品牌意识、主要环境保护。
考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测;海岛旅游业发展方给
43.【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冬虫夏草一般生长在海拔3000-5000m的山地阴坡、半阴坡的灌丛和草甸中,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极高的药用与经济价值,使国产外相关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等于关注。下图为三江源区分布图。
解析三江源区成为冬虫夏草优质产区的主要原因,并为该区域冬虫夏草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
43.【答案】
原因:三江源区海拔高,温度适宜,冬虫夏草生长周期长,品质好;三江源区空气湿度大,适宜冬虫夏草生长;三江源区人口稀少,生态环境良好;三江源区工厂公司少,环境污染小。(答出3点可得6分)措施:加强对冬虫夏草资源的综合调查;建立冬虫夏草的自然保护区,促进其自然繁殖与生长;合理采挖,确保冬虫夏草的正常生长与繁殖;加大资金投入,发展人工培育技术等。(答出2点可得4分)
【分析】 由材料可知,冬虫夏草的生长习性为喜冷湿,而三江源区海拔高且空气湿度大,正好满足其生长所需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且三江源区的经济活动主题较少,环境污染小,有利于优质冬虫夏草生长。冬虫夏草的经济价值会吸引人们滥采滥挖,因此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从对其进行保护、合理开发、发展人工培育技术等方面回答。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八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答案: